【第十一届中国卒中宣传周】“中风”后,要把握康复的“黄金时间”
发布时间:2021-11-03 来源:湖北之声
许多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发生中风(卒中)后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而由于对于中风康复认知的不足,将近70%-80%的中风患者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被照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中风后该如何科学地康复?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综合康复科主任何生华带来科普干货带您走出中风后康复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
治疗中风偏瘫、不会说话、不能吃饭的最好办法就是打针吃药,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基本上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对脑梗患者来说,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脑细胞持续缺血超过6小时,就可能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救活这些脑细胞。而康复治疗是改善偏瘫后功能障碍的最有效办法之一。一切让患者减轻、弥补、纠正脑卒中损伤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都是康复。这在临床上是经过证实的,也是国际公认的康复概念。
误区二: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
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再由康复治疗按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比如: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
但是,如果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肢体反复练习抓握,则会加重患侧的屈曲痉挛模式,导致手指伸展困难,反而阻碍手功能的恢复。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训练导致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误区三:康复治疗等后遗症期才开始
好多患者及家属都认为:康复治疗要到后遗症期才能开始进行,要等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可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脑卒中轻度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小时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
误区四:下地越早,恢复越快
正常人步行是双下肢关节按照一定的规律协调地顺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撑身体和迈步的动作。偏瘫患者如未经正规的康复训练而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则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当训练加重了负责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难以完成。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增加髋关节的屈曲;在患者肢体运动协调基础上再进行步态训练,则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异常步态,提高步行效率。
误区五:康复是医生的事,与家属关系不大
不少患者家属认为自己非专业人士,康复治疗交给医生即可。实际上,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
希望卒中患者都能重视康复治疗
走出中风后康复的误区
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
早日恢复健康